古代成语

后悔莫及

hòu huǐ mò jí

成语正音

悔,不能读作“huì”。

后悔:事后的懊悔。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。 >> 后悔莫及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:“反水不收,后悔不及。”

见鞍思马

jiàn ān sī mǎ

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石介《徂徕石先生文集·三·感兴》:“倚鞍思骏骨,抚辔念绿駬。”

后来居上

hòu lái jū shàng

成语正音

居,不能读作“jǔ”。

后来的超过先前的。有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。 >> 后来居上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汲黯对汉武帝说:“陛下用群臣,如积薪耳,后来者居上。”

渐入佳境

jiàn rù jiā jìng

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,从上到下,越吃越甜。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。 >> 渐入佳境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顾恺之传》:“恺之每食甘遮,恒自尾至本,人或怪之。云:‘渐入佳境。’”

魁梧奇伟

kuí wǔ qí wěi

魁梧:壮实高大的样子;奇伟:非常高大。身材健壮高大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余以为其人,计魁梧奇伟,至见其图,状貌如妇人好女。”

剪发杜门

jiǎn fà dù mén

剪发:剪掉头发,指削发为僧。杜门:闭门。剪发为僧,闭门不出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由是以之,则今之高爵显位,一旦抵罪,或脱身以逃,不能容于远近,而又有剪发杜门,佯狂不知所之者,其辱人贱行,视五人之死,轻重固何如哉?”

揆理度情

kuí lǐ duó qíng

揆:揣测;理:事理;度:估计,猜度;情:常情。从情理上揣度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刘若愚《酌中志·辽左弃地》:“揆理度情,大有未便。”

揆文奋武

kuí wén fèn wǔ

施行文教,振奋武事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书·禹贡》:“五百里绥服;三百里揆文教;二百里奋武卫。”孔传:“揆,度也。度王者文教而行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