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家丑不外扬
丑:羞耻;扬:宣扬,传播。家庭内部不体面的事情不向外人宣扬
成语出处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玄门偃禅师法嗣》:“问:‘如何是和尚家风?’师曰:‘不欲说似人。’曰:‘为甚么却如此?’师曰:‘家丑不外扬。’”
烘堂大笑
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。 >> 烘堂大笑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唐代御史有台院、殿院、察院之分,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,谓之“杂端”;凡公堂会食,都不谈笑,如杂端先笑,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,谓之“烘堂”。见唐赵璘《因话录·征》。
红紫乱朱
古以朱为正色,紫为杂色。红紫乱朱指杂色混乱正色。比喻邪道取代正道。
成语出处
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曰:恶紫之夺朱也。”《孟子注疏·赵岐·题辞》:“正涂壅底,仁义荒怠,佞伪驰骋,红紫乱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