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冢中枯骨

zhǒng zhōng kū gǔ

冢:坟墓。坟墓里的枯骨。比喻没有力量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“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?冢中枯骨,何足介意?”

珍肴异馔

zhēn yáo yì zhuàn

肴:做熟的鱼肉荤菜;馔:饭食。珍贵而奇异的食物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1回:“当日穆弘叫庄客宰了一头黄牛,杀了十数个猪羊,鸡鹅鱼鸭,珍肴异馔,排下筵席,管待众头领。”

一人飞升,仙及鸡犬

yī rén fēi shēng,xiān jí jī quǎn

用以比喻一人得势,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。多含讽刺意。同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。 >> 一人飞升,仙及鸡犬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语出汉·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。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天将以酬长厚者,遂使抚臣、令尹、并受促织恩荫。闻之:‘一人飞升,仙及鸡犬。’信夫!”

治丝益棼

zhì sī yì fén

治:整理;益:越发;棼:纷乱。理丝不找头绪,结果越理越乱。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,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臣闻以德和民,不闻以乱。以乱,犹治丝而棼之也。”

昼慨宵悲

zhòu kǎi xiāo bēi

昼:白天;宵:夜晚。白天慨叹,夜晚伤悲。形容非常悲痛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鲁爽传》:“嵩霍咫尺,江河匪远,夷庾雍塞,隔同天地,痛心疾首,昼概宵悲。”

忠孝节义

zhōng xiào jié yì

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十回:“民知有忠孝节义,不知妄作邪为。”

玉石俱烬

yù shí jù jìn

美玉和石头一样被烧毁。比喻好坏不分,同归于尽

成语出处

北齐·邢子才《广平王碑文》:“群心在辰,横流具及,山崩川斗,星筼日销,昆岳既毁,玉石俱烬。”

指东画西

zhǐ dōng huà xī

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。比喻说话避开主题,东拉西扯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四:“说青道黄,指东划西。”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》:“际出今日去却之乎者也,更不指东画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