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棘没铜驼

jí mò tóng tuó

棘:荆棘;没:淹没。丛生的荆棘把宫殿门前的铜驼淹没了。形容国破家亡的惨败景象

成语出处

宋·陆游《剑南诗稿·囚山》:“此生终遣英雄笑,棘没铜驼六十年。”

口碑载道

kǒu bēi zài dào

成语正音

载,不能读作“zǎi”。

形容群众到处都在称赞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七:“劝君不用镌顽石,路上行人口似碑。”

积习渐靡

jī xí jiān mí

积习:长期的习惯;靡:通“摩”,接触。指好的或坏的习惯都是从细微处开始,逐渐形成的

成语出处

西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天道施》:“积习渐靡,物之微者也,其入人不知,习忘乃为常。”

口耳之学

kǒu ěr zhī xué

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,而没有真正的学识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小人之学耳也,入乎耳,出乎口;口耳之间则四寸耳,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?”

疾痛惨怛

jí tòng cǎn dá

疾:病;惨怛:忧伤,痛悼。痛苦的情怀与悲惨的惦念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:“人穷则反本,故劳苦倦极,未尝不呼天也,疾痛惨怛,未尝不呼父母也。”

肌无完肤

jī wú wán fū

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。形容遍体都是伤。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,或被批评、责骂得很厉害

成语出处

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李健及传》:“健及少遇祸乱,久从战阵,矢石所中,肌无完肤。”

寂若死灰

jì ruò sǐ huī

寂:静悄悄,没有声音。一点声响也没有,像死灰一般的寂静

成语出处
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37卷:“志心者,始终运意,行坐动形,寂若死灰,同于枯木,灭诸想念,唯一而已。”

禾生耳

hé shēng ěr

耳:耳状物。禾头长出牙蘖,庄稼就报废。灾年的象征

成语出处

南唐·李建勋《闲出书怀》:“溪田雨涨禾生耳,原野莺啼黍熟时。”

急来抱佛脚

jí lái bào fó jiǎo

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。 >> 急来抱佛脚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王丞相嗜谐谑。一日,论沙门道,因曰:‘投老欲依僧。’客遽对曰:‘急则抱佛脚。’ 宋·刘攽《中山诗话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