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计研心算

jì yán xīn suàn

指精心研究计算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范浚《张府君墓志铭》:“继丁大故,生产益落,府君得计研心算以治产,累岁遂致饶衍。”

孔席不暖

kǒng xí bù nuǎn

指孔子急于推行其道,到处奔走,每至一处,坐席未暖,又急急他往,不暇安居。 >> 孔席不暖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是以圣哲之治,栖栖遑遑,孔席不暖,墨突不黔。 东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

河山之德

hé shān zhī dé

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。”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。”

疾言怒色

jí yán nù sè

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。同“疾言厉色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戴名世《张验封传》:“为人宽厚和平,平生未尝有疾言怒色,有犯者皆不与校。”

计穷势迫

jì qióng shì pò

无计可施,情势紧迫。同“计穷势蹙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蹇义《上言十事疏》:“计穷势迫,愿投充军,原其本情,岂所得已。”

和光同尘

hé guāng tóng chén

成语正音

和,不能读作“hè”或“huó”。

和、同:混合。和光:混合各种光彩;同尘:与尘俗相同。指不露锋芒,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。也比喻同流合污。

成语出处

《老子》第四章:“和其光,同其尘。”

控名责实

kòng míng zé shí

控:引;责:求。使名声与实际相符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名家苛察缴绕,使人不得反其意,专决于名而失人情,故曰‘使人俭而善失真。’若夫控名责实,参伍不失,此不可不察也。”

疾言厉气

jí yán lì qì

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。同“疾言厉色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宋濂《元故秘书少监揭君墓碑》:“接人和而有礼,寡言峻行,未尝有矜大之色,虽家人不见其疾言厉气。”

何罪之有

hé zuì zhī yǒu

即“有何罪”,有什么罪呢?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清白无辜,没有过错。

成语出处

《墨子·公输》:“闻子为梯,将以攻宋,宋何罪之有?”

恐遭物议

kǒng zāo wù yì

物:这里指人;议:议论。担心遭到众人的非议。

成语出处

《梁书·谢几卿传》:“时左丞庚仲容亦免归,二人意志相得,并肆诞纵,或乘露车历游郊野,既醉则执铎挽歌,不屑物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