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可乘之机

kě chéng zhī jī

成语正音

乘,不能读作“chènɡ”。

可以利用的时机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晁补之《鸡肋集》:“当是时,皆有可乘之隙,而中国不可取。”

鹤鸣九皋

hè míng jiǔ gāo

九皋:深泽。鹤鸣于湖泽的深处,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。比喻贤士身隐名著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鹤鸣》:“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野。”

可操左券

kě cāo zuǒ quàn

操:掌握;左券: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联,双方各执其一,左券即左联,常用为索偿的凭证。比喻成功有把握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。”

褐衣不完

hè yī bù wán

褐:粗布衣服。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。形容生活困苦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邯郸之民,炊骨易子而食,可谓急矣。而君之后宫以百数,婢妾被绮穀,余梁肉,而民褐衣不完,糟糠不厌。”

寄颜无所

jì yán wú suǒ

脸面没有地方放。犹言无地自容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蔡谟传》:“[蔡谟]迁侍中、司徒,上疏让曰:‘伏自惟省,惜阶谬恩,……上亏圣朝栋隆之举,下增微臣覆餗之衅,惶惧战灼,寄颜无所。’”

克勤克俭

kè qín kè jiǎn

成语正音

克,不能读作“kē”。

克:能够。既能勤劳,又能节俭。 >> 克勤克俭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书·大禹漠》:“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”

鹤唳华亭

hè lì huá tíng

表现思念、怀旧之意。亦为慨叹仕途险恶、人生无常之词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尤悔》:“陆平原河桥败,为卢志所谗,被诛。临刑叹曰:‘欲闻华亭鹤唳,可复得乎!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