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刻骨仇恨

kè gǔ chóu hèn

成语正音

仇,不能读作“qiú”。

永记心头的深仇大恨。

成语出处

古华《芙蓉镇》第一章:“三面红旗底下还允许她摆米豆腐摊子嘛,哪来的刻骨仇恨?”

记功忘失

jì gōng wàng shī

指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党锢传·李膺》:“夫立政之要,,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,宣帝征张敞于亡命。”一本作“记功忘过”。

和盘托出

hé pán tuō chū

成语正音

和,不能读作“huó”。

和:连同。连盘子也端出来了。比喻全都讲出来,毫不保留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明本述《天目中峰和尚广录》第十六卷:“今日特为你起模画样,和盘托出。”

记功忘过

jì gōng wàng guò

指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。同“记功忘失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张居正《为故大学士高拱乞恩疏》:“山藏川纳,记功忘过者,明主之深仁也。”

鹤立鸡群

hè lì jī qún

成语正音

鹤,不能读作“háo”。

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。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。 >> 鹤立鸡群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晋·戴逵《竹林七贤论》:“嵇绍入洛,或谓王戎曰:‘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,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。’”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。”

计勋行赏

jì xūn xíng shǎng

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。同“计功行赏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房玄龄传》:“今计勋行赏,玄龄等有筹谋帷幄,定社稷之功,所以汉之萧何,虽无汗马,指踪推毂,故得功居第一。”

克嗣良裘

kè sì liáng qiú

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。同“克绍箕裘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向延之《兰亭始末记》:“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,俗号永禅师。禅师克嗣良裘,精勤此业。”

和睦相处

hé mù xiāng chǔ

成语正音

和,不能读作“huó”;处,不能读作“chù”。

彼此和好地相处。

成语出处

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六年》:“上下和睦,周旋不逆。”

计无复之

jì wú fù zhī

指再无别的办法可想,不得不这样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季布栾布列传论》:“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,非能勇也,其计画无复之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