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刻骨铭心

kè gǔ míng xīn

成语正音

刻,不能读作“kē”;骨,不能读作“ɡú”。

铭刻在心灵深处。形容记忆深刻,永远不忘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。”

豪门贵宅

háo mén guì zhái

豪门:巨富权贵之家。指有权势的富贵人家

成语出处

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三折:“先生拣豪门贵宅之女,别为之求。”

刻舟求剑

kè zhōu qiú jiàn

成语正音

刻,不能读作“kē”;剑,不能读作“jiǎn”。

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。 >> 刻舟求剑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?”

计出无奈

jì chū wú nai

主意出于无可奈何。同“计出无聊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孟称舜《花舫缘》第二出:“小人受公子厚恩,委是舍不得,只是计出无奈。”

可乘之隙

kě chéng zhī xì

成语正音

乘,不能读作“chènɡ”。

隙:空子,机会。可以被对方利用的弱点、空隙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晁补之《鸡肋集》:“当是时,皆有可乘之隙,而中国不可取。”

好乱乐祸

hào luàn lè huò

好:喜爱,喜好。爱捣乱,好闯祸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2回:“曹操赘阉遗丑,本无懿德,骠狡锋协,好乱乐祸。”

刻木为吏

kè mù wéi lì

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,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。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,削木为吏议不对,定计于鲜也。”《汉书·路温舒传》:“刻木为吏,期不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