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好施小惠

hào shī xiǎo huì

施:给予;惠:仁慈。喜欢给别人小恩小惠

成语出处

《旧五代史·王峻传》:“峻贪权利,多机数,好施小惠,喜人附己。”

苛政猛于虎

kē zhè měng yú hǔ

成语正音

苛,不能读作“kè”。

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。 >> 苛政猛于虎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小子识之,苛政猛于虎也。”

急竹繁丝

jí zhú fán sī

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。见“急管繁弦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翁卷《白纻词》:“急竹繁丝互催逼,吴娘娇浓玉无力。”

疾雷不及塞耳

jí léi bù jí sāi ěr

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,使人来不及防备。同“疾雷不及掩耳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故善用兵者,见敌之虚,乘而勿假也,追而勿舍也,迫而勿去也,击其犹犹,陵其与与,疾雷不及塞耳,疾霆不暇掩目。”

疾言倨色

jí yán jù sè

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。同“疾言遽色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醒世恒言·三孝廉让产立高名》:“[二弟]稍不率教,辄跪于家庙之前,痛自督责,说自已德行不足,不能化诲……直待兄弟号泣请罪,方才起身。并不以疾言倨色相加也。”

咳声叹气

hāi shēng tàn qì

因忧伤、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。

成语出处

《负曝闲谈》第六回:“江裴度无法,只得咳声叹气的出得行门,偏偏包车夫又不知去向,把他恨得跺脚。”

急先锋

jí xiān fēng

比喻冲锋在前或积极领头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三回:“为是他性急,撮盐入火,为国家面上,只要争气,当先厮杀,以此人都叫他做急先锋。”

咳唾成珠

hài tuò chéng zhū

咳唾:咳嗽吐唾沫,比喻谈吐、议论。“咳”也写作“欬”。比喻言辞精当,议论高明。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子不见夫唾者乎?喷则大者如珠,小者如雾。” 《后汉书·赵壹传》:“势家多所宜,咳唾自成珠。”

疾风骤雨

jí fēng zhòu yǔ

疾:又快又猛;骤:突然而猛烈。形容风雨来势猛。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何谓隐之天?大寒甚暑,疾风暴雨,大雾冥晦,因此而为变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