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慷慨淋漓

kāng kǎi lín lí

成语正音

慨,不能读作“ɡài”。

淋漓:充盛,畅快。形容说话、写文章意气昂扬,言辞畅快。

成语出处

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》第六回:“先颁发一篇檄文,说得堂堂正正,慷慨淋漓。”

慷慨就义

kāng kǎi jiù yì

成语正音

慨,不能读作“ɡài”。

慷慨:情绪激昂;就义:为正义而死。正气凛然,意气高昂地为正义而死。

成语出处

李六如《六十年代的变迁》:“现在是四更时分,彭、刘、杨三位,同在制台衙门前慷慨就义了。”

慷慨激烈

kāng kǎi jī liè

精神振奋,情绪激昂,充满正气。同“慷慨激昂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元史·小云石海涯传》:“燧见其古文绡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,大奇之。”

亢龙有悔

kàng lóng yǒu huǐ

亢:至高的;悔:灾祸。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,否则会失败而后悔。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乾》:“上九,亢龙有悔。”

亟疾苛察

jí jí kē chá

指急剧猛烈,以苛刻烦琐为明察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张释之冯唐列传》:“且秦以任刀笔之吏,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