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慨然允诺

kǎi rán yǔn nuò

慨然:慷慨、爽快。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二十七回:“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,孟良慨然领诺。”

好吃懒做

hào chī lǎn zuò

成语正音

好,不能读作“hǎo”;懒,不能读作“lài”。

好:喜欢、贪于。贪于吃喝,懒于做事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这样好吃懒做的淫妇,睡到这等日高才起来。”

裹足不前

guǒ zú bù qián

成语正音

不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
裹:缠。停步不前,好象脚被缠住了一样。 >> 裹足不前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秦·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使天下之士,退而不敢西向,裹足不入秦。”

开怀畅饮

kāi huán chàng yǐn

开怀:心情无所拘束,十分畅快。比喻敞开胸怀,尽情饮酒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射柳棰丸》第三折:“令人们安排酒肴,与众大人每玩赏端阳,开怀畅饮。”

饥寒交至

jī hán jiāo zhì

衣食无着,又饿又冷。形容生活极端贫困。同“饥寒交迫”。

成语出处

晋·陶潜《劝农》诗:“宴安自逸,岁暮奚冀?担石不储,饥寒交至。”

过目成诵

guò mù chéng sòng

成语正音

诵,不能读作“yǒnɡ”。

成诵:能背诵。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。形容记忆力强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苻融载记》:“耳闻则诵,过目不忘。”《宋史·刘恕传》:“恕少颖司,书过目即成诵。”

浩如烟海

hào rú yān hǎi

成语正音

浩,不能读作“ɡào”。

浩:广大;烟海:茫茫大海。形容典籍、图书等极为丰富。

成语出处

隋·释真观《梦赋》:“若夫正法宏深,妙理难寻,非生非灭,非色非心,浩如沧海,郁如邓林。”

过犹不及

guò yóu bù jí

成语正音

不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
过:过分;犹:象;不及:达不到。事情做得过头,就跟做得不够一样,都是不合适的。 >> 过犹不及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子贡问:‘师与商也孰贤?’子曰:‘师也过,商也不及。’曰:‘然则师愈与?’子曰:‘过犹不及。’”

慨当以慷

kǎi dāng yǐ kāng

与“慷慨”意思相同,指充满正气,情绪激动。“当以”无实际意义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慨当以慷,忧思难忘。”

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

jī bù kě shī,shí bù zài lái

指时机难得,必需抓紧,不可错过。 >> 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安重荣传》:“仰认睿智,深惟匿瑕,其如天道人心,难以违拒,须知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