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裹粮坐甲

guǒ liáng zuò jiǎ

携带干粮,披甲而坐。形容全副武装,准备迎战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文公十二年》:“十二月戊午,秦军掩晋上军。赵穿追之,不及。反,怒曰:‘裹粮坐甲,固敌是求。敌至不击,将何俟焉?’”

开云见日

kāi yún jiàn rì

拔开云雾,见到太阳。比喻黑暗已经过去,光明已经到来。也比喻误会消除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旷若开云见日,何喜如之!”

饥寒交凑

jī hán jiāo còu

衣食无着,又饿又冷。形容生活极端贫困。同“饥寒交迫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袁湛传》:“不敦其本,则末业滋章;饥寒交凑,则廉耻不立。”

过隙白驹

guò xī bái jū

隙:空隙;白驹:原指白马,后比喻日影。比喻时光像骏马一样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知北游》“人生天地之间,若白驹之过卻,忽然而已。”

开源节流

kāi yuán jié liú

成语正音

节,不能读作“jiē”。

开发水源,节制水流。比喻增加收入,节省开支。 >> 开源节流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富国》:“故明主必谨养其和,节其流,开其源,而时斟酌焉,潢然使天下必有余,而上不忧不足。”

浩气凛然

hào qì lǐn rán

浩气:即正气,刚直正大的精神;凛然:严肃,令人敬畏的样子。浩然之气令人敬畏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……其为气也,至大至刚,以直养而无害,则塞于天地之间,其为气也,配义与道;无是,馁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