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开门见山

kāi mén jiàn shān

成语正音

见,不能读作“xiàn”。

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,不拐弯抹角。 >> 开门见山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刘得仁《青龙寺僧院》:“此地堪终日,开门见数峰。”

饥冻交切

jī dòng jiāo qiē

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。形容无衣无食,生活极其贫困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洪迈《夷坚丙志·鱼肉道人》:“父母欲其死,置于室一隅,饥冻交切,然竟不死。”

开心见诚

kāi xīn jiàn chéng

见:显现出。披露真心,显示诚意。形容待人诚恳,显示出真心实意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且开心见诚,无所隐伏,阔达多大节,略与高帝同。”

击钟陈鼎

jī zhōng chén dǐng

钟:古代乐器;鼎:古代炊器。击钟列鼎而食。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洒削,薄技也,而郅氏鼎食。马医浅方,张里击钟。”

果然如此

guǒ rán rú cǐ

果真是这样。指不出所料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魏志·张既传》:“诸葛恪多辈耳!近张敬仲县论格,以为必见杀,今果然如此。”

开柙出虎

kāi xiá chū hǔ

柙:关猛兽的木笼。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。后多比喻放纵坏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孔子曰:‘……虎兕出于柙,龟玉毁于椟中,是谁之过与?’”

饥不暇食

jī bù xiá shí

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。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。

成语出处

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阴长生》:“饥不暇食,思不敢归,劳不敢息。”

浩浩荡荡

hào hào dàng dàng

成语正音

荡,不能读作“tānɡ”。

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。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,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尧典》:“汤汤洪水方割,荡荡怀山襄陵,浩浩滔天。”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浩浩荡荡,横夫际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