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好高骛远

hào gāo wù yuǎn

成语正音

好,不能读作“hǎo”;骛,不能读作“ào”。

好:喜欢;骛:追求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史·道学传一·程灏传》:“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,卒无成焉。”

国之干城

guó zhī gān chéng

干城: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,这里比喻捍卫者。国家主权的捍卫者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周南·兔罝》:“赳赳武夫,公侯干城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以武夫自固,为捍蔽如盾,为防守如城然。”

饥馑荐臻

jī jǐn jiàn zhēn

饥馑:饥荒;荐臻:接连到来。连年灾荒不断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大雅·云汉》:“何辜今之人,天降丧乱,饥馑荐臻。”

开卷有益

kāi juàn yǒu yì

成语正音

卷,不能读作“juǎn”。

开卷:打开书本,指读书;部分国:好处。读书总有好处。 >> 开卷有益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晋·陶潜《与子俨等疏》: “开卷有得,便欣然忘食。”

好丹非素

hào dān fēi sù

爱好红色,反对白色。比喻对事物有偏见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梁·江淹《杂体诗序》:“至于世之诸贤,各滞所速,莫不论甘则忌辛,好丹则非素。”

击其不意

jī qí bù yì

在敌人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进行攻击。

成语出处

《孙子·虚实》:“行千里而不劳者,行于无人之地也。”三国·魏·曹操注:“出空击虚,避其所守,击其不意。”

好梦不长

hǎo mèng bù cháng

指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不能实现的,只能存在于梦幻之中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云窗梦》:“薄设设衾寒枕冷,愁易感好梦难成。千愁万恨断肠人,怎当那半夜三更莫秋景。”

国无宁日

guó wú níng rì

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一回:“宋大国也,起倾国兵,盛气而来……吾国无宁日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