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不知大体

bù zhī dà tǐ

知:知道;大体:重要的道理。不懂得大道理或从全局出发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田弘正传》:“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,固阻其情,凡四上表不报。”

行下春风望夏雨

xíng xià chūn fēng wàng xià yǔ

行:从事;望:希望。比喻因有所施而望有所报

成语出处

元·白仁甫《墙头马上》第四折:“也是行下春风望夏雨;待要做眷属,枉坏了少俊前程,辱没了你裴家上祖。”

贵不凌贱

guì bù líng jiàn

贵:地位高;凌:欺凌。显贵的人不欺凌卑贱的人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齐·晏婴《晏子春秋·内篇问上》:“昔吾先君桓公能任用贤,国有什伍,治偏细民,贵不凌贱,富不傲贫,功不遗罢,佞不吐愚。”

贵无常尊

guì wú cháng zūn

贵:地位高;尊:地位或辈分高,尊贵。显贵者不可能永处尊贵的地位

成语出处

晋·傅玄《吏部尚书箴》:“贵无常尊,贱不指卑。不明厥德,国用颠危。”

瘠己肥人

jí jǐ féi rén

瘠:瘦,引申为约束;肥:胖,引申为宽大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史·赵善俊传》:“僚属争言用度将不足,善俊曰:‘吾将瘠己肥人。’”

不依本分

bù yī běn fèn

依:安装;本分:本身应尽守的职责和规矩。形容不务正业,不守规矩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9回:“黄文炳道:‘那厮也是个不依本分的人。’”

不知权变

bù zhī quán biàn

权变:随机应变。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而改变

成语出处

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世务》:“故虽有诚信之心,不知权变,危亡之道也。”

掎角之势

jǐ jiǎo zhī shì

成语正音

掎,不能读作“qí”。

原指从两方面夹攻敌人。现比喻分出兵力,造成牵制敌人或互相支援的形势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譬如捕鹿,晋人角之,诸戎掎之,与晋掊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