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不赞一辞

bù zàn yī cí

原指文章写得好,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。一句话也不说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至于为《春秋》,笔则笔,削则削,子夏之徒,不能赞一辞。”

行比伯夷

xíng bǐ bó yí

行:品德;伯夷:商末孤竹君长子。品行可与伯夷相比拟。形容品德高洁

成语出处

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章·桔颂》:“年岁虽小,可师长兮,行比伯夷,置以为像兮。”

归遗细君

guī yí xì jūn

归:回家;遗:给予;细君:妻子。指夫妻情深。 >> 归遗细君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归遗细君,又何仁也。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

不治生产

bù zhì shēng chǎn

治:管理。指不注意或无暇料理自己的生计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高祖为人,常有大度,不事家人生产作业。”

行不由西州路

xíng bù yóu xī zhōu lù

西州:古南京。晋朝宰相谢安病重时,曾经从西州城门入城回京,死后,其友羊昙很悲痛,不愿从西州路走。比喻怀念故人,悲悼亡友。 >> 行不由西州路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羊昙者,太山人,知名士也。为安所爱重,安薨后,辍乐弥年,行不由西州路。 《晋书·谢安传》

佹形僪状

yí xíng cáng zhuàng

指奇形怪状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宋濂《龙马赞》:“独角之犀来自九真,食火之鸡贡于三佛齐之境,其他佹形僪状,藉藉纷纷。”

急中生智

jí zhōng shēng zhì

成语正音

中,不能读作“zhònɡ”。

紧急的时候,猛然想出办法。

成语出处

唐 白居易《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》:“今足下果用所长,过蒙见君,然敌则气生,急则智生。”

急风暴雨

jí fēng bào yǔ

成语正音

暴,不能读作“pù”。

急:又快又猛;暴:突然而猛烈。形容风雨来势猛。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何谓隐之天?大寒甚暑,疾风暴雨,大雾冥晦,因此而为变者也。”

不见舆薪

bù jiàn yú xīn

看不见一车柴禾。比喻不下功夫去做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。”

归正首丘

guī zhèng shǒu qiū

首:向;丘:土丘。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,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。指死后归葬于故乡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礼,不忘其本。古之有言曰:狐死正丘首,仁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