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急流勇退

jí liú yǒng tuì

成语正音

急,不能读作“jī”。

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。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赠善相程杰》诗:“火色上腾虽有数,急流勇退岂无人。”

行浊言清

xíng zhuó yán qīng

清:清高;浊:浑浊,指低下。说的是清白好话,十的是污浊坏事。形容人言行不一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李虚中《命书》卷中:“言轻行浊,执不通变。”

不解衣带

bù jiě yī dài

解:脱去,解下。不脱衣服就休息,形容非常忙碌和辛劳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阳朔中,世父大将军凤病,莽侍疾,亲尝药,乱首垢面,不解衣带连月。”

急于星火

jí yú xīng huǒ

星火:流星。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。形容非常急促紧迫。

成语出处

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州司临门,急于星火。”

不通文墨

bù tōng wén mò

通:精通;文墨:指写文章、著述等。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5回:“小生旧日在那里住了数年,与他相交时,他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,为见他与人结交真有义气,是个好男子。”

规矩钩绳

guī jǔ gōu shéng

规矩:画圆、方的工具。指应当遵守的标准、法则。

成语出处

《管子·形势》:“奚仲之为车器也。方圜曲直,皆中规矩钩绳。”

规绳矩墨

guī shéng jǔ mò

指应当遵守的标准、法则。同“规矩绳墨”。

成语出处

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赞学》:“昔倕之巧,目茂圆方,心定定平直,又造规绳矩墨以诲后人。”

规天矩地

guī tiān jǔ dì

①规,为圆,象征天;矩,为方,象征地。②泛指效法天地。

成语出处

《文选·张衡〈东京赋〉》:“乃营三宫,布教颁常。复庙重屋,八达九房。规天矩地,授时顺乡。”薛综注:“谓宫室之饰,贺者像天,方者则地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