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不平而鸣

bù píng ér míng

平:公平;鸣:发出声音。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,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

成语出处

明·瞿佑《剪灯新话·令狐生冥梦录》:“偶以不平而鸣,遽获多言之咎。”

及锋而试

jí fēng ér shì

及:乘;锋:锋利,比喻士气高昂;试:试用。趁锋利的时候用它。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,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。 >> 及锋而试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高帝纪上》:“吏卒皆山东之人,日夜企而望归,及其锋而用之,可以有大功。”

不世之仇

bù shì zhī chóu

不世:非凡。指极大的仇恨

成语出处

明·酉阳野史《续三国演义》第41回:“但愿陛下毋忘不世之仇,怠忽祖宗之业,汲汲于心,以图恢复。”

鬼哭神号

guǐ kū shén hào

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。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,令人惊恐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杨暹《西游记》第三本第九出:“则听得鬼哭神号,休猜做三唱《阳关》出霸桥。”

鬼哭神惊

guǐ kū shén jīng

形容极度惊恐。

成语出处

《水浒传》第七十回:“张清带住枪杆,去锦袋中摸出一石子。手起处真似流星掣电,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