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及宾有鱼

jí bīn yoǔ yú

用别人的鱼请客。比喻借机培植私人势力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姤》:“包有鱼,义不及宾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有他人之物,于义不可及宾也。”

桂折一枝

guì shé yī zhī

比喻登科及第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白居易《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》诗:“自知群从为儒少,岂料词场中第频。桂折一枝先许我,杨穿三叶尽惊人。”

疾恶如仇

jí è rú chóu

成语正音

恶,不能读作“ě”;也不能读作“wù”。

疾:憎恨;恶:指坏人坏事。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。 >> 疾恶如仇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孔融《荐祢衡表》:“见善若惊,疾恶如仇。”

行将就木

xíng jiāng jiù mù

成语正音

行,不能读作“hánɡ”;将,不能读作“jiànɡ”。

行将:将要;木:指棺材。指人寿命已经不长,快要进棺材了。 >> 行将就木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我二十五年矣,又如是而嫁,则就木焉。”

疾不可为

jí bù kě wéi

疾:病;为:治。病已不可医治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疾不可为也。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”

行成于思

xíng chéng yú sī

行:做事;思:思考。做事情成功是因为多思考,失败是由于不经心。指做事情要多思考,多分析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”

疾风扫秋叶

jí fēng sǎo qiū yè

比喻力量强大、行动迅速,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。 >> 疾风扫秋叶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资治通鉴·晋记·孝武帝太元七年》:“以吾出晋,校其强弱之势,犹疾风之扫秋叶。”

行不由径

xíng bù yóu jìng

径:小路,引伸为邪路。从来不走邪路。比喻行动正大光明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雍也》:“有澹台灭明者,行不由径,非公事,未尝至于偃之室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