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附膻逐秽

fù shān zhú huì

膻:羊臊气;秽:污秽,肮脏。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董传策传》:“干进无耻之徒,附膻逐秽,麕集其门。”

不见棺材不下泪

bù jiàn guān cái bù xià lèi

比喻不到走投无路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>> 不见棺材不下泪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98回:“常言说得好,恨小非君子,无毒不丈夫。咱如今将理和他说,不见棺材不下泪,他必然不妥。”

负坚执锐

fù jiān zhí ruì

负:以背载物;坚:铠甲;执:拿着;锐:兵器。穿着坚固的盔甲,拿着锐利的武器

成语出处

宋·文莹《玉壶清话》第七卷:“君等久负坚执锐,卫驾远征。”

不讳之朝

bù huì zhī cháo

可直言不讳的朝代。指政治清明之世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扬雄《解嘲》:“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,处不讳之朝,与群贤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!”

负山戴岳

fù shān dài yuè

负:背负;戴:头顶。背负高大的山岳。比喻肩负重任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晋荡公护传》:“生死肉骨,岂过今恩,负山戴岳,未足胜荷。”

伏尸流血

fú shī liú xuè

伏尸:横尸在地。指人死亡。形容杀人众多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主父偃传》:“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,故圣王重行之。”

负隅依阻

fù yú yī zǔ

负:依仗;隅:同“嵎”,角落或山势弯曲险要之处。凭恃地势的险阻,进行抵抗或固守

成语出处

汉·马融《广成颂》:“负隅依阻,莫敢婴御。”

不遑暇食

bù huáng xiá shí

没有时间吃饭。形容工作紧张、辛勤。

成语出处

《书·无逸》:“自朝至於日中昃,不遑暇食,用咸和万民。”孔颖达疏:“遑亦暇也。重言之者,古人自有复语。犹云‘艰难’也。”一说,没有闲暇时间从容地吃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