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不当不正

bù dāng bù zhèng

不:语助词,没有实际意思。表示端端正正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渔樵记》第三折:“老汉也分开人丛,不当不正,站在那相公马前。”

含垢弃瑕

hán gòu qì xiá

包容污垢,不责过失。形容宽宏大度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元稹《上门下裴相公书》:“况当今陛下在宥四海,与人为天,特降含垢弃瑕之书,且授随才任能之柄于阁下。”

复蹈其辙

fù dǎo qí zhé

蹈:踏上;辙:车轮辗过的痕迹。比喻不吸取教训,重犯错误

成语出处

《宋史·子砥传》:“今复蹈其辙,譬人畏虎,唁虎以肉,食尽终必食人。”

光彩溢目

guāng cǎi yì mù

犹光彩夺目。形容鲜艳耀眼。 >> 光彩溢目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太平御览》卷七○三引晋·裴启《语林》:“[石崇]乃命取珊瑚,有三尺,光彩溢目者六十七枚。”

含垢包羞

hán gòu bāo xiū

指忍受耻辱。同“含垢忍耻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袁宏道《广庄·人间世》:“使诸君子有一毫道理不尽,我根潜伏,恶能含垢包羞,与世委蛇若此?”

光彩耀目

guāng cǎi yào mù

光采鲜明,视之耀眼。 >> 光彩耀目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晋·葛洪《神仙记·王远》:“衣有文采,又非锦绮,光彩耀目,不可名状。”清·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阿稚》:“待女六七人扶阿稚,红巾覆面,锦衣绣裳,一涌而入。妆奁随之以进,光彩耀目,填塞草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