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悍然不顾

hàn rán bù gù

成语正音

悍,不能读作“hán”。

捍然:凶残蛮横的样子。凶暴蛮横,不顾一切。

成语出处

明·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十一回:“但一人之冤不伸,反又杀人身、破人家,悍然不顾。”

覆餗之患

fù sù zhī huàn

覆:翻;餗:鼎里的食物。鼎足坏了,食物倒出。指因不胜其力而坏事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何夔传》注引孙盛曰:“得其人则论道之任隆,非其才则覆餗之患至。”

逋逃之薮

bū táo zhī sǒu

逋逃:逃亡者;薮:人或物集中的地方。一般指某处成为逃亡者的藏身之所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武成》:“为天下逋逃主,萃渊薮。”

旱苗得雨

hàn miáo dé yǔ

将要枯死的禾苗得到地场好雨。比喻在危难中得到援助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七八月之间旱,则苗槁矣。天油然作云,沛然下雨,则苗?然兴之矣。”

覆餗之忧

fù sù zhī yōu

覆:翻;餗:鼎里的食物。鼎足坏了,食物倒出。指因不胜其力而坏事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韩伯传》:“于时疆场多虞,宪章罕备,天子居缀旆之运,人臣微覆餗之忧。”

光可鉴人

guāng kě jiàn rén

光:光亮;鉴:照。闪闪的光亮可以照见人影。形容头发乌黑,肌肤润泽艳丽或器物光滑明亮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基美,光可以鉴。”

覆餗之衅

fù sù zhī xìn

覆:翻;餗:鼎里的食物。鼎足坏了,食物倒出。指因不胜其力而坏事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蔡谟传》:“上亏圣朝栋隆之举,下增微臣覆餗之衅,惶惧战灼,寄颜无所。”

旱魃为虐

hàn bá wèi nüè

旱魃:古代传说中能赞成旱灾的怪物;虐:灾害。指旱灾。 >> 旱魃为虐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诗·大雅·云汉》:“旱魁为虐,如惔如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