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不远万里

bù yuǎn wàn lǐ

不以万里为远。形容不怕路途遥远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王曰:‘叟,不远千里而来,亦将有以利吾国乎?’”

不远千里

bù yuǎn qiān lǐ

成语正音

不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
不以千里为远。形容不怕路途遥远。 >> 不远千里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王曰:‘叟,不远千里而来,亦将有以利吾国乎?’”

寒蝉凄切

hán chán qī qiè

寒蝉:冷天里的知了。天冷时,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。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。

成语出处

晋·陆云《陆清河集·寒蝉赋》:“于是贫居之士,喟尔相与而俱叹曰:‘寒蝉哀鸣,其声也悲;四时去暮,临河徘徊。’”

腐索奔马

fǔ suǒ bēn mǎ

腐:腐烂。用腐朽的绳索驾驭奔跑的烈马。比喻形势十分艰险危急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:“予临兆民,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。”

不义之财

bù yì zhī cái

成语正音

不;不能谈作“bú”。

不义:不正当,不合理。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。 >> 不义之财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刘向《列女传·齐田稷母传》:“不义之财,非吾有也,不孝之子,非吾子也。”

富比陶卫

fù bǐ táo wèi

陶:陶朱公,春秋越国大夫范蠡;卫:商鞅。形容非常富有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》:“裂地定封,富比陶卫。”

冠绝时辈

guàn jué shí bèi

冠绝:遥遥领先;辈:同一类人。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,首屈一指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时征虏将军石崇河南金谷涧中别庐,冠绝时辈,引致宾客,日以赋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