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观衅而动

guān xìn ér dòng

衅:缝隙,裂痕。瞄准敌人的空隙进行进攻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随武子曰:‘善。会闻用师,观衅而动。’”

海内澹然

hǎi nèi dàn rán

海内:四海之内;澹然:安静的样子。形容国家安定,生活正常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扬雄传》:“海内澹然,永亡边城之灾,金革之患。”

不因人热

bù yīn rén rè

因:依靠。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。比喻为人孤僻高傲。也比喻不依赖别人。 >> 不因人热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东观汉记·梁鸿传》:“比舍先炊已,呼鸿及热釜炊。鸿曰:‘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。’灭灶更燃火。”

不亦乐乎

bù yì lè hū

成语正音

乐,不能读作“yuè”。

乎: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,这里相当于“吗”。用来表示极度、非常、淋漓尽致地意思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学而》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”

贯鱼成次

guàn yú chéng cì

贯鱼:穿成一串的鱼,比喻众多而有秩序;序:次序。形容有次序,不紊乱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刘毅传》:“本立格之体,将谓人伦有序,若贯鱼成次也。”

不以一眚掩大德

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

以:因;眚:过失,错误;掩:遮蔽,遮盖;德:德行。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。 >> 不以一眚掩大德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僖公三十年》:“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