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不为五斗米折腰

bù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

五斗米:晋代县令的俸禄,后指微薄的俸禄;折腰:弯腰行礼,指屈身于人。比喻为人清高,有骨气,不为利禄所动。 >>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陶潜传》:“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,拳拳事乡里小人邪。”

不祥之兆

bù xiáng zhī zhào

成语正音

兆,不能读作“zào”。

兆:预兆。不吉利的预兆。

成语出处

后唐 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 风流阵》:“时议以为不祥之兆,后果有禄山兵乱。”

海水难量

hǎi shuǐ nán liáng

海水是不可以去量的。比喻不可根据某人的现状就低估他的未来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太山不可丈尺也,江海不可斗斛也。”

拂衣而去

fú yī ér qù

形容很生气,一甩袖子就走了。 >> 拂衣而去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子敬瞋目曰:‘远惭荀奉倩,近愧刘真长。’遂拂衣而去。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

不舞之鹤

bù wǔ zhī hè

舞:舞蹈。不舞蹈的鹤。比喻名不副实的人。也用来讥讽人无能。 >> 不舞之鹤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昔羊叔子有窑主善舞,尝向客称之。客试使驱来,氃氋而不肯舞。”

海沸山裂

hǎi fèi shān liè

海水沸腾,山石崩裂。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。亦作“海沸山摇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张凤翼《红拂记·髯客海归》:“坐谈间早辨龙蛇,把袖里乾坤做梦里蝴蝶,狠的人海沸山裂,不禁支发,空跌双靴。”

负暄之献

fù xuān zhī xiàn

暄:温暖。原指冬天晒太阳取暖当成一种好方法献给国君。后用来谦称自己的贡献很微小。也比喻所献出的东西并不贵重难得。 >> 负暄之献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国有田夫,常衣缦缊黂,仅以过冬。暨春东作,自曝于日,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,绵纩狐狢。顾谓妻曰:‘负日之暄,人莫知之,以献吾君。’ 《列子·杨朱》

管仲随马

guǎn zhòng suí mǎ

管仲:春秋齐桓公的相国;随:跟从。管仲随着马走。比喻尊重前人的经验 >> 管仲随马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说林》:“管仲、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,管仲曰:‘老马之智可用也。’乃放老马而随之,遂得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