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不识泰山

bù shí tài shān

不认识泰山。比喻见闻太窄,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二回:“师父如此高强,必是个教头。小儿有眼不识泰山。”

覆车继轨

fù chē jì guǐ

覆:翻,倾覆;轨:车辙。前面车翻了,后面的车依然照辙行驶。比喻继续按照错误判断行事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前鉴不远,覆车继轨。”

不世之功

bù shì zhī gōng

不世:不是每代都有的,即非常、非凡。形容功劳极大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足下将建伊吕之业,弘不世之功。”

观山玩水

guān shān wán shuǐ

犹言游山玩水。

成语出处

《五灯会元·法眼宗·宝塔绍岩禅师》:“诸仁者还明心也未?莫不是语言谭笑时……观山玩水时,耳目绝对时,是汝心否?”

覆前戒后

fù qián jiè hòu

覆:倾覆;戒:防备。指前面事情的失败可以为后面事情的借鉴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王方庆传》:“览古人成败之所由,鉴既往存亡之异轨,覆前戒后,居安思危。”

不识抬举

bù shí tái jǔ

成语正音

举,不能读作“jū”。

识:认识,理解;抬举:赞扬,器重。不懂得人家对自己的好意。

成语出处

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4回:“这和尚好不识抬举。”

观隅反三

guān yú fǎn sān

犹言举一反三。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。

成语出处

北魏·郦道元《〈水经注〉序》:“进无方一知二之机,退无观隅反三之慧。”

海枯见底

hǎi kū jiàn dǐ

海枯:海水干涸。海水干涸之后终究可以看见海底,但并非容易事。用以比喻人心难测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荀鹤《感遇》:“海枯终见底,人死不知心。”

关门闭户

guēn mén bì hù

门户都关闭起来。形容冷清寥落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回:“风起处,惊散了那傲来国君王,三街六市,都慌得关门闭户,无人敢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