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覆巢破卵

fù cháo pò luǎn

覆:翻;破:打破。翻倒鸟窝,破碎鸟蛋。比喻毁灭性的打击降临于众时,无一可以幸免

成语出处

汉·陆贾《新语·辅政》:“秦以刑罚为巢,故有覆巢破卵之患。”

不胜其烦

bù shèng qí fán

成语正音

其,不能读作“qī”。

胜:禁得起;烦:烦琐。烦琐得使人受不了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三:“于是不胜其烦,人情厌恶。”

覆鹿遗蕉

fù lù yí jiāo

覆:遮盖;蕉:同“樵”,柴。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 >> 覆鹿遗蕉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清·王闿运《桂阳州志序》:“罗平沼成,明社已屋,覆鹿遗蕉,亡猿灾木。”

堕指裂肤

duò zhǐ liè fū

堕:落下;裂:分裂。手指冻掉,皮肤冻裂。形容天气严寒

成语出处

明·袁宏道《瓶花斋集·答王百谷》:“一室之内,堕指裂肤,谇语漫骂,不肖若不闻也者。”

鳏寡茕独

guān guǎ qióng dú

茕,无兄弟。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。同“鳏寡孤独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李白《虞诚令李公去思颂碑》:“公勖之亲邻,厄以凶事,而鳏寡茕独,众所赖焉。”

不识不知

bù shí bù zhī

没有多少知识。旧喻民风淳朴。

成语出处

《列子·仲尼》:“尧乃微服游于于康衢,闻儿童谣曰:‘立我蒸民,莫匪尔极。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’”

堕高堙庳

huī gāo yīn bēi

堕:通“隳”,毁坏;堙:堵塞;庳:低处,指沼泽。削平高丘,填塞洼地。指治理水土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周语》:“昔共工欲壅防百川,堕高堙庳,以害天下。”

覆窟倾巢

fù kū qīng cháo

窟:洞穴;巢:鸟窝。指家园倾毁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:“彼四子者,皆当世雄杰,以犯顺取祸,覆窟倾巢,为竖子笑。”

鳏寡孤茕

guān guǎ gū qióng

茕,无兄弟。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。同“鳏寡孤独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陆贽《赐京畿及同华等州百姓种子赈给贫人诏》:“赈赐贫人,先尽鳏寡孤茕目下不济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