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掇乖弄俏

duō guāi nòng qiào

乖:乖巧;弄:耍弄;俏:容态轻盈美好。卖弄乖巧风流

成语出处

《捉鬼传》第七回:“一个叫做轻薄鬼,言语不实,最好掇乖弄俏。”

蝮螫解腕

fù shì jiě wàn

螫:蜂螫;解:放弃。手腕被蝮蛇咬伤,应立即截断,以免危及生命。比喻面临危险,必须弃小求大

成语出处

元·王恽《双庙怀古》诗:“二公明此机,死守誓不变。虽危所保大,如腹螫解腕。”

多贱寡贵

duō jiàn guǎ guì

贱:价格低;寡:少。物品多则价格低贱,物品少则价格高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国蓄》:“夫物多则贱,寡则贵,贵则散,轻则聚。”

浮称流说

fú chēng liú shuō

称:称引。广泛称引,丰博谈论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要略》:“故为之浮称流说其所以能听,所以使学者孳孳以自几也。”

不衫不履

bù shān bù lǚ

成语正音

履,不能读作“lǜ”。

衫:上衣;履:鞋子。不穿长衫,不穿鞋子。形容不修边幅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光庭《虬髯客传》:“既而太宗至,不衫不履,裼裘而来,神气扬扬,貌与常异。”

冠山戴粒

guàn shān dài lì

冠山:把山当帽子,比喻大。戴粒:用头顶粒,比喻小。形容大小虽异,但各适其适。 >> 冠山戴粒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文艺类聚》卷九七引《苻子》:“彼之冠山,何异乎我之戴粒也。”

多嘴饶舌

duō zuǐ ráo shé

指嘴多,不该说而说或爱管闲事

成语出处

《三遂平妖传》第二回:“那个多嘴饶舌的、闲在那里不去打瞌睡,却去报新闻,搬起这样是非。”

不胜杯杓

bù shèng bēi sháo

不胜:经不起。杓:舀东西的器具。杯杓:泛指酒器。比喻喝酒太多,已经醉了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张良入谢曰:‘沛公不胜杯杓,不能辞。’”

躲灾避难

duǒ zāi bì nàn

躲:逃避;避:避开。闪躲与逃避灾难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回:“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,早晚天可怜见,放你回来时,依旧夫妻完聚。”

不失毫厘

bù shī háo lí

失:差。毫厘:很小的重量或长度的单位。不差一毫一厘米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儒效》:“圣人也者,本仁义,当是非,齐言行,不失豪(毫)厘,无它道焉,已乎行之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