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冠绝一时

guàn jué yī shí

冠绝:遥遥领先,位居第一。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,首屈一指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“十王习击刺,猿臂善射,弯弓三百斤,膂力骁捷,冠绝一时。”

不容置疑

bù róng zhì yí

成语正音

置,不能读作“zhǐ”。

不允许有什么怀疑。表示论证严密,无可怀疑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陆游《严州乌龙广济庙碑》:“盖其灵响暴著,亦有不容置疑者矣。”

堕甑不顾

duò zèng bù gù

甑:古代一种瓦制炊器;顾:回头看。甑落地已破,不再看它。比喻既成事实,不再追悔。 >> 堕甑不顾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郭泰传》:“客居太原,荷甑堕地,不顾而去。林宗见而问其意,对曰:‘甑已破矣,视之何益。’”

鳏寡孤独

guān guǎ gū dú

成语正音

孤,不能读作“hú”。

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。 >> 鳏寡孤独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老而无妻曰鳏,老而无夫曰寡,老而无子曰独,幼而无父曰孤;此四者,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。”

管中窥豹

guǎn zhōng kuī bào

成语正音

豹,不能读作“bāo”;

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,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。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,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。 >> 管中窥豹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此郎亦管中窥豹,时见一斑。”

管宁割席

guǎn níng gē xí

管宁:人名;席:坐卧用的编织物。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,中止交往。 >> 管宁割席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管宁、华歆尝同席读书,有乘轩冕过门者,宁读如故,歆废书出看。宁割席分座,曰:‘子非吾友也。’”

夺胎换骨

duó tāi huàn gǔ

成语正音

胎,不能读作“tái”。

本为道家语,指夺人之胎以转生,易去凡骨为仙骨。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,并能创新。 >> 夺胎换骨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惠洪《冷斋夜话》卷一:“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,谓之换骨法;窥入其意而形容之,谓之夺胎法。”

观者如云

guān zhě rú yún

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。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一百一十三卷:“言适为项王相召饮酒,欲醉方返。溪滨观者如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