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多收并畜

duō shōu bìng chù

指一律收罗藏蓄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李东阳《送南京国子祭酒谢公诗序》:“董子称王者以教化为大务,盖天下之人才风俗皆于是关焉,州庠党序多收并畜,不能当百一之选。”

腹有鳞甲

fù yǒu lín jiǎ

鳞甲:比喻人多巧诈的心。比喻居心险恶,不可接近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蜀书·陈震传》:“孝起前是入至吴,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,乡党以为不可近。”

多言或中

duō yán huò zhōng

或:有的。中:正好对上。指多方面讨论之,有的可能中的。

成语出处

《云笈七签》卷七十:“凡我同志,庶几于此者,要在细求真诀,务以师授,不可以谀闻浅说、多言或中之义,所希企及矣。”

浮踪浪迹

fú zōng làng jì

浮:飘浮;浪:流浪。飘浮不定的踪影,到处流浪的足迹。比喻四处飘泊,不安定的人或生活。

成语出处

元·王子一《误入桃园》第三折:“似恁般妄作胡为,敢欺侮咱浮踪浪迹。”

官轻势微

guān qīng shì wēi

官位不够重要,势力也很小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十二回:“孙权虽有雄才,乃残汉骠骑将军、南昌侯之职,官轻则势微,尚有畏中原之心,若加以正位,则陛下一阶耳。”

不可终日

bù kě zhōng rì

成语正音

终,不能读作“zōnɡ”。

终日:从早到晚,一天。一天都过不下去。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极其恐慌不安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表记》:“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,如不终日。

多言繁称

duō yán fán chēng

讲话或写文章,浮词很多,不必要地大量引述。多指文风浮华不实。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难言》:“多言繁称,连类比物,则见以为虚而无用。”

不知甘苦

bù zhī gān kǔ

甘苦:甜和苦,多偏指苦。分不清是甜还是苦。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。

成语出处

《墨子·非攻上》:“少尝苦曰苦,多尝苦曰甘,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