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直谅多闻

zhí liàng duō wén

直:正直;谅:信实;多闻:学识渊博。为人正直信实,学识广博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季氏》:“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友直,友谅,友多闻,益矣。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损也。”

枕戈达旦

zhěn gē dá dàn

枕着兵器,等待天亮。形容杀敌报国心切。同“枕戈待旦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张廷玉《明史·吴良传》:“夜宿城楼,枕戈达旦。训将练兵,常如寇至。”

一廉如水

yī lián rú shuǐ

为官廉洁,如流水一样清洁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柯丹丘《荆钗记·民戴》:“老爷自到任以来,一廉如水。百姓今喜高升,小老人具礼远送。”

重规累矩

chóng guī lèi jǔ

指前后相合,合乎同样的规矩法度。亦比喻因袭、重复。

成语出处

《艺文类聚》卷九五引晋·王廙《白兔赋》序:“昔周旦翼成,越裳重译而献白雉,著在前典,历代以为美谈。今在我王,匡济皇维,而有白兔之应,可谓重规累矩,不忝先圣也。”

周急继乏

zhōu jí jì fá

周:接济。继:帮助。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。亦作“周急济贫”、“周贫济老”。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君子周贫不继富。”

一马一鞍

yī mǎ yī ān

比喻一夫一妻,白头偕老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十回:“人各有志,不可相强。便是妇人女子的志向,也有个不同:有的讲究个女貌郎才,不辞非鸦非凤的,就有讲究个穿衣吃饭,只图一马一鞍的。”

鹬蚌相争,渔人获利

yù bàng xiāng zhēng,yú rén huò lì

鹬:长嘴水鸟;蚌:有贝壳的软体动物。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而鹬啄其肉,蚌合而钳其喙。鹬曰:‘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蚌。’蚌亦曰:‘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鹬。’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禽。

阵马风樯

zhèn mǎ fēng qiáng

樯:船上用的桅杆。风中的樯帆,阵上的战马。比喻气势雄壮,行动迅速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牧《李贺诗序》:“风樯阵马,不足为其勇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