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断章截句

duàn zhāng jié jù

不顾上下文义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弯曲原意。断、截:割裂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史·选举志二》:“断章截句,破坏义理。”

不测之忧

bù cè zhī yōu

指意外的祸患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田表圣奏议叙》:“自太平兴国以来,至于咸平,可谓天下大治,千载一时矣。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测之忧近在朝夕者,何哉?”

夫倡妇随

fū chàng fù suí

原指封建社会认为妻子必须服从丈夫,后比喻夫妻和好相处。同“夫唱妇随”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关尹子·三极》:“天下之理,夫者唱,妇者随。”唱,一本作“倡”。

断子绝孙

duàn zǐ jué sūn

没有儿子,也没有孙子。指没有后代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柯丹丘《荆钗记·执柯》:“你再不娶亲,我只愁你断子绝孙谁拜坟。”

断雨残云

duàn yǔ cán yún

比喻男女恩爱中绝,欢情未能持续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献发》:“想春游春,从晓和昏,岂知有断雨残云。”

不步人脚

bù bù rén jiǎo

不跟着别人的脚步走。比喻不因循守旧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李贽《又与从吾》:“苏长公片言只字与金玉同声,虽千古未见其比,则以其胸中绝无俗气,下笔不作寻常语,不步人脚故耳。”

不败之地

bù bài zhī dì

成语正音

不,不能读作“bǔ”。

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,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。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。

成语出处

《孙子·军形》:“善战者,立于不败之地,而不失敌之败也。”

断羽绝鳞

duàn yǔ jué lín

断绝书信。羽鳞,犹鱼雁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柯丹邱《荆钗记·套书》:“因科举离乡半春,从别后断羽绝鳞。今日天教遇你们,趁良使附归音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