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不辩菽麦

bù biàn shū mài

分不清哪是豆子,哪是麦子。形容愚笨无知。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。

成语出处
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穷达》:“庸俗之夫,暗于别物,不分朱紫,不辩菽麦。”

鼓噪四起

gǔ zào sì qǐ

鼓噪:鸣鼓喧哗。四面战鼓响起,声势浩大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如遇魏兵,不可大击,只鼓噪呐喊,以疑兵惊之。”

骨肉团圞

gǔ ròu tuán luán

骨肉: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。指亲人离而复聚

成语出处

明·谢谠《四喜记·琼英入宫》:“骨肉团圞乐正浓,一封丹诏实相从,恩承淑女荣非愿,割爱双亲恨怎穷。”

断梗飞蓬

duàn gěng fēi péng

如同折断的枝茎,飘飞的蓬蒿一般。形容人东奔西走,生活不固定。同“断梗飘蓬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陆游《拆号前一日作》诗:“飘零随处是生涯,断梗飞蓬但可嗟。”

覆水难收

fù shuǐ nán shōu

成语正音

覆,不能读作“fǔ”。

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。比喻事情已成定局,无法挽回。 >> 覆水难收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何进传》:“国家之事易可容易?覆水不收,宜深思之。”

不按君臣

bù àn jūn chén

中医处方,以君臣相配为原则。君是主药,臣是辅药。不按君臣,就是违反药理,胡乱用药。引申为使用毒药的隐语。

成语出处

《水浒传》第一一一回:“解宝身边取出不按君臣的药头,张人眼慢,放在酒壶里。”

孤军独战

gū jūn dú zhàn

孤:单独。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。比喻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无援的情况下从事某项工作

成语出处

《隋书·虞庆则传》:“由是长儒孤军独战,死者十八九。”

覆盆之冤

fù pén zhī yuān

翻过来放的盆子,阳光照不到里面。形容无处申诉的冤枉。

成语出处

《抱朴子·辨问》:“周孔自偶不信仙道。日月有所不照,圣人有所不知,岂可以圣人所不为,便云天下无仙,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。”

骨肉分离

gǔ ròu fēn lí

骨肉:指父母兄弟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0卷:“谁知死后缠绵,恩变成仇,害得我骨肉分离,死无葬身之地,我好苦也!我好恨也!”

骨肉相亲

gǔ ròu xiāng qīn

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亲;亲:亲爱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轻重》:“兄弟相戚,骨肉相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