负重致远
负:背着;致:送到。背着重东西走远路。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。 >> 负重致远的成语故事
《三国志·蜀书·庞统传》:“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,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。”
负:背着;致:送到。背着重东西走远路。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。 >> 负重致远的成语故事
《三国志·蜀书·庞统传》:“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,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。”
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,因而辨不出肉味。后形容专心学习,吃东西辨不出味道。也形容生活困难,无肉可吃。 >> 不知肉味的成语故事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在齐闻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。曰:‘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。”
断:切断;齑:酱菜或腌菜之类。指食物粗简微薄。形容贫苦力学。 >> 断齑画粥的成语故事
宋·释文莹《湘山野录》:“范仲淹少贫,读书长白山僧舍,作粥一器,经宿遂凝,以刀画为四块,早晚取两块,断齑数十茎啖之,如此者三年。”
终:最后,结局。不知道结局或下落。 >> 不知所终的成语故事
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遂乘扁舟,以浮于五湖,莫知其所终极。”《后汉书·逸民传》:“俱游五岳名山,竟不知所终。”
负:依靠;隅: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。凭借险阻,顽固抵抗。指依仗某种条件,顽固进行抵抗。 >> 负隅顽抗的成语故事
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有众逐虎。虎负嵎,莫之敢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