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不能自拔

bù néng zì bá

成语正音

拔,不能读作“bō”。

拔:摆脱。不能主动地从痛苦、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。 >> 不能自拔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刘义恭传》:“世祖前锋至新亭,劭挟义恭出战,恒录在左右,故不能自拔。”

芙蓉并蒂

fú róng bìng dì

蒂: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;芙蓉:荷花别名。两朵荷花并生一蒂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。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皇甫松《竹枝词》:“芙蓉并蒂一心连,花侵隔子眼应穿。”

不明不白

bù míng bù bái

成语正音

不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
指说话含含糊糊,很不清楚。也形容行为暧昧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四折:“怎么不明不白,着他父子每胡厮闹了一夜。”

俯拾地芥

fǔ shí dì jiè

象低头拾一根小草那样。比喻容易得到或容易成功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夏侯胜传》:“士病不明经术,经术苟明,其取青紫,犹俯拾地芥耳。”

不吝珠玉

bù lìn zhū yù

吝:舍不得。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。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恰好听到树上黄莺巧啭,就对拜住道:‘老夫再欲求教,将《满江红》调赋“莺”一首,望不吝珠玉,意下如何?’”

不毛之地

bù máo zhī dì

成语正音

地,不能读作“de”。

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。形容荒凉、贫瘠。 >> 不毛之地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锡(赐)之不毛之地.”

斧钺之诛

fǔ yuè zhī zhū

钺:古代兵器,像大斧;诛:杀戮,杀死。用斧、钺杀人的刑罚。泛指死刑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至乐》:“庄子之楚,见空髑髅髐然有形,撽以马捶,因而问之曰:‘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?将子有亡国之事、斧钺之诛而此乎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