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沽名要誉

gū míng yào yù

犹沽名钓誉。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。

成语出处

《朱子语类》卷四二:“子张问闻与达一章,达是躬行实践做出来底,闻是沽名要誉底。”

毒药苦口

dú yào kǔ kǒu

毒药:攻毒的药物。比喻尖锐的批评虽然像毒药一样苦口难服,却能让人醒悟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且‘忠言逆耳利于行,毒药苦口利于病’,愿沛公听樊哙言。”

不蔓不枝

bù màn bù zhī

成语正音

蔓,不能读作“mǎn”。

既不蔓延,也不分支。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,不拖泥带水。 >> 不蔓不枝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:“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。”

斧钺汤镬

fǔ yuè tāng huò

斧钺:古代军中刑戮。汤:滚开的水。镬:古代的大锅。汤镬:古代一种酷刑,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。指各种酷刑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虽蒙斧钺汤镬,诚甘乐之。”

都鄙有章

dū bǐ yǒu zhāng

都:都城;鄙:小邑;章:章程。指国都与小城都有章法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:“子产使都鄙有章,上下有服。”

不谋而合

bù móu ér hé

成语正音

谋,不能读作“méi”。

谋:商量;合:相符。事先没有商量过,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。 >> 不谋而合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魏书·张既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今诸将不谋而同,似有天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