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不寒而栗

bù hán ér lì

成语正音

而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

栗:畏惧,发抖。不冷而发抖。形容非常恐惧。 >> 不寒而栗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,其后郡中不寒而栗,滑民佐吏为治。”

度外之人

dù wài zhī rén

度外:心在计度之外。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。即局外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魏志·杨阜传》:“曹公有雄才远略,决机无疑,法一而兵精,能用度外之人,所任各尽其力,必能济大事者也。”

丰烈伟绩

fēng liè wěi jì

丰:多;烈:功业;伟:大,显赫。伟大的功绩和成就

成语出处

清·汪琬《代寿洪太傅七十序》:“其品望在乡国,其威名在遐荒,其丰烈伟绩在太史。”

孤军奋战

gū jūn fèn zhàn

成语正音

孤,不能读作“hú”。

奋战:尽全力地战斗。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。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、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。

成语出处

《隋书·虞庆则传》:“由是长儒孤军奋战,死者十八九。”

丰容靓饰

fēng róng liàng shì

丰:容貌丰满;靓饰:以脂粉妆饰。指容貌丰满,妆饰美丽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昭君丰容靓饰,光明汉官,顾景裴回,竦动左右。”

度日如年

dù rì rú nián

成语正音

度,不能读作“duó”。

过一天象过一年那样长。形容日子很不好过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柳永《戚氏》:“孤馆度日如年。”

不攻自破

bù gōng zì pò

成语正音

破,不能读作“pè”。

无须攻击,自己就会破灭。形容论点站不住脚,经不起反驳或攻击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顾德章《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》:“是有都立庙之言,不攻而自破也。”

风成化习

fēng chéng huà xí

习:习惯。指形成风气与习俗

成语出处
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逸民》:“纷扰日久,求竞成俗,或推货贿以龙跃,或阶党援以凤起,风成化习,大道渐芜。”

蠹众木折

dù zhòng mù zhé

蛀虫多了,木头就要折断。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,就能造成灾祸。

成语出处

《商君子·修权》:“蠹众而木折,隙大而墙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