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狗苟蝇营

gǒu gǒu yíng yíng

比喻为了名利不择手段,象苍蝇一样飞来飞去,象狗一样不知羞耻。

成语出处

宋 文天祥《御试策一道》:“牛维马絷,狗苟蝇营,患得患失,无所不至者,无怪也。”

奉命承教

fèng mìng chéng jiào

奉:敬受;承教:接受教诲。指奉行命令,接受教诲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燕策》:“臣自以为奉命承教,可以幸无罪矣,故受命而不辞。”

独茧抽丝

dú jiǎn chōu sī

比喻诗文条理清晰,脉络分明。亦比喻单相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谢榛《四溟诗话》第一卷:“凡作近体,诵要好,听要好,观要好,讲要好。诵之行云流水,听之金声玉振,观之明霞散绮,讲之独茧抽丝。”

狗恶酒酸

gǒu è jiǔ suān

比喻环境险恶,使人裹足不前。 >> 狗恶酒酸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七:“人有市酒而甚美者,置表甚长,然至酒酸而不售。问里人其故?里人曰:‘公之狗甚猛,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,狗辄迎而齧之,是以酒酸不售也。’”

独善其身

dú shàn qí shēn

成语正音

其,不能读作“qī”。

独:唯独;善:好,维护。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。现指只顾自己,不管别人。 >> 独善其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

不啻天渊

bù chì tiān yuān

不啻:无异于。渊:深潭。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。比喻差别极大。

成语出处

清 李渔《闲情偶寄 宾白第四》:“吴有吴音,越有越语,相去不啻天渊。”

苟延残喘

gǒu yán cán chuǎn

苟:暂且,勉强;延:延续;残喘:临死前的喘息。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。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存。 >> 苟延残喘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明·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:“今日之事,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,以苟延残喘乎?”

风树之感

fēng shù zhī gǎn

风树:比喻因父母亡故,不能奉养。指丧父母的悲伤

成语出处

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九卷: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