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风檐寸晷

fēng yán cùn guǐ

风檐:科举时代的考场;晷:日影;寸晷:寸阴,极短的时间。指科举时代考场寒冷,时间紧迫,十分艰苦

成语出处

明·谢肇淛《五杂俎·事部》:“然七义五策皆似太多,风檐寸晷,力不能办,求其完璧,事事精好,安可得也?”

狗吠不惊

gǒu fèi bù jīng

吠:狗叫声。狗偶尔的叫声不会引起惊慌。形容社会太平安定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岑熙传》:“(熙)迁魏郡太守,……视事二年,舆人歌之曰:‘我有枳棘,岑君伐之;有蟊贼,岑君遏之;狗吠不惊,足下生氂。’”

波涛滚滚

bō tāo gǔn gǔn

滚滚:大水奔流的样子。形容江河奔流而来或迅猛发展的潮流

成语出处

元·郑廷玉《楚宫》:“便有那波涛滚滚长江限,假若是无敌手战应难。”

斗挹箕扬

dǒu yì jī yáng

比喻无实用。斗、箕皆星宿名,一象斗,一象箕,故以为名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诗·小雅·大东》:“维南有箕,不可以簸扬;维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浆。”

钩元提要

gōu yuán tí yào

钩:探索;提:举出;要:纲要。探取精微,摘出纲要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记事者必提其要,纂言者必钩其玄。”

风尘外物

fēng chén wài wù

风尘:指污浊、纷扰的世俗生活。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王戎云:‘太尉神姿高彻,如瑶林琼树,自然是风尘外物。’”

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

bǒ zhī yáng zhī,kāng bǐ zài qián

糠秕:谷皮和瘪谷,比喻无价值的东西。形容自己不如别人。 >> 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。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