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并威偶势

bìng wēi ǒu shì

指聚集声威势力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绍传》:“谓为将军心合意同,混齐一体,必当并威偶势,御寇宁家。”

风云不测

fēng yún bù cè

比喻变幻莫测的局势。

成语出处
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谁知好事多磨,风云不测,台谏官员看见同佥富豪宕,上本参论他赃私,奉旨发下西台御史,免不得收下监中。”

功高不赏

gōng gāo bù shǎng

功:功勋,功业。赏:赏赐。功劳极大,无法赏赐。形容功劳之大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,而功盖天下者不赏。”

兵无常形

bīng wú cháng xíng

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。指办事要因时、因地制宜,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。

成语出处

《孙子·计》“兵者,诡道也”三国·魏·曹操注:“兵无常形,以诡诈为道。”

风门水口

fēng mén shuǐ kǒu

指要冲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百十一回:“如今听得朝廷起大军来,与方腊厮杀,我这里正是风门水口。有些人家都搬了别处去躲。只留下老身,在这里看屋。”

功盖天下

gōng gài tiān xià

功劳天下第一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李复言《续玄怪录·李卫公靖》:“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,功盖天下。”元·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二折:“勇略震主者身危,功盖天下者不赏,正此之谓也。”

兵戈扰攘

bīng gē rǎo rǎng

兵戈:武器,指战争;扰攘:纷乱。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冯衍传下》:“遭扰攘之时,值兵革之际。”

蜂屯乌合

fēng tún wū hé

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。同“蜂屯蚁聚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王禹偁《贺圣驾还京表》:“蕞尔林胡,无名内侮,蜂屯乌合,鼠窃狗偷;必想边民夺挺以殴攘,亭长持绳而絷缚。”

共为唇齿

gòng wéi chún chǐ

比喻互相辅助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蜀书·邓芝传》:“蜀有重险之固,吴有三江之阻,合此二长,共为唇齿,进可并兼天下,退可鼎足而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