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功成名遂

gōng chéng míng suì

成语正音

遂,不能读作“suí”。

遂:成就。功绩建立了,名声也有了。

成语出处

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誉不可虚假。”

冯唐易老

féng táng yì lǎo

汉朝冯唐身历三朝,到武帝时,举为贤良,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。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。 >> 冯唐易老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嗟乎!时运不齐,命运多舛,冯唐易老,李广难封。”

东门黄犬

dōng mén huáng quǎn

用以作为为官遭祸,抽身悔迟之典。 >> 东门黄犬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载:秦二世二年七月,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,论腰斩咸阳市。临刑谓其中子曰:“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,岂可得乎!”

兵不厌权

bīng bù yàn quán

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。同“兵不厌诈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虞诩传》:“今其众新盛,难与争锋,兵不厌权,愿宽假辔策,勿令有所拘阂而已。”

东奔西向

dōng bēn xī xiàng

指各奔东西,互不相关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苏九淫奔》第二折:“你也光,我也光,东奔西向,我就养遍濮州城,你也难来拦当。”

逢吉丁辰

féng jí dīng chén

指遇上好时运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班固传下》:“逢吉丁辰,景命也。”李贤注:“丁,当也。辰, 时也……逢休吉之代,当封禅之时,此为天子之大命也。”

兵慌马乱

bīng huāng mǎ luàn

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。

成语出处

明·陆华甫《双凤记》第二一折:“乱纷纷东逃西窜,闹烘烘兵慌马乱,一路奔回气尚喘。”

功成不居

gōng chéng bù jū

居:承当,占有。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,不去占为己有。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。 >> 功成不居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老子》第二章:“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不居。”

冯唐已老

féng táng yǐ lǎo

汉朝冯唐身历三朝,到武帝时,举为贤良,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。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。同“冯唐易老”。 >> 冯唐已老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王维《重酬苑郎中》诗:“扬子《解嘲》徒自遣,冯唐已老复何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