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兵销革偃

bīng xiāo gé yǎn

销毁兵器,放下甲盾。指太平无战事。

成语出处

前蜀·杜光庭《本命醮南斗词》:“垂回凶度厄之慈,开辍死上生之路,使一境之兵销革偃,四时之雨顺风调。”

东走西撞

dōng zǒu xī zhuàng

形容无固定目标,到处乱闯。同“东奔西撞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四游记·华光闹东岳庙》:“闻你不是好人,东走西撞,无事不为,今来我东岳庙则甚。”

封胡羯末

fēng hú jié mò

均为兄弟的小名:封指谢韶,胡指谢朗,羯指谢玄,末指谢川。后用以称美兄弟子侄之辞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列女传·王凝之妻谢氏》:“(谢道韫)初適凝之,还,甚不乐。安曰:‘王郎,逸少子,不恶,汝何恨也?’答曰:‘一门叔父有阿大(谢尚)、中郎(谢据);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,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!’”

兵强则灭

bīng qiáng zé miè

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。

成语出处

《列子·黄帝》:“老聃曰:‘兵强则灭,木强则折。’”按今本《老子》作“兵强则不胜,木强则兵。”

东洋大海

dōng yáng dà hǎi

东洋:东边的大海。泛指无边无际的大海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7卷:“弄得神魂颠倒,意乱心迷,将前妻昔日恩义,撇向东洋大海。”

兵无血刃

bīng wú xuè rèn

指战事顺利,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。

成语出处

《北史·序传·凉武昭王李暠》:“昭王以纬世之量。为群雄扬奉,兵无血刃,遂启霸业,乃修敦煌旧塞。”

东支西吾

dōng zhī xī wú

指说话办事含糊敷衍。

成语出处
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[妙观]下第三局时,频频以目送情。小道人会意,仍旧东支西吾,让他过去。”

更待何时

gèng dài hé shí

更:再,复。指不必再等待,已到了该说该做的时候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临济玄禅师法嗣》:“我将手向伊面前横两横,到这里却去不得,似这般瞎汉不打更待何时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