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鞭辟近里

biān bì jìn lǐ

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形容作学问切实。也形容分析透彻,切中要害。

成语出处

《二程全书·遗书十一》:“学只要鞭辟近里,著己而已。”

分外之物

fèn wài zhī wù

分:名分。名分以外的事物。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1回:“吾差四个统制官,引一百军人下船搜看,但有分外之物,决不轻恕。”

割臂之盟

gē bì zhī méng

割臂:刺破胳臂;盟:盟约。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,订下婚约。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(指男女秘订婚约)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初,公筑台,临党氏,见孟任,从之。閟。而以夫人言,许之,割臂盟公。生子般焉。”

变化多端

biàn huà duō duān

成语正音

化,不能读作“huā”。

形容变化极多。也指变化很大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陈从善梅岭失浑家》:“这齐天大圣神通广大,变化多端。”

奋勇前进

fèn yǒng qián jìn

奋:发扬。鼓起勇气,一直向前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回:“左右二拒,一齐鸣鼓,鼓声如雷,各各奋勇前进。”

掉头不顾

diào tóu bù gù

掉:摆动;顾:回头看,瞻望。摆动着手臂,头也不回。形容毫无眷顾,态度坚决

成语出处

宋·刘过《沁园春·寄辛丞旨,时承旨招,不赴》:“二公者,皆掉头不顾,只管衔杯。”

奋勇直前

fèn yǒng zhí qián

奋:振起。勇气十足地直往前冲。形容在艰巨的任务或困难前不畏缩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5卷:“若有驱使,奋勇直前,水火不避。”

割臂盟公

gē bì méng gōng

割臂:刺破胳臂;盟:盟约。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,订下婚约。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(指男女秘订婚约)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初,公筑台,临党氏,见孟任,从之。閟。而以夫人言,许之,割臂盟公。生子般焉。”

钓鳌客

diào áo kè

钓:钓钩;鳌:传说海中的大龟。比喻有豪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。 >> 钓鳌客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一钓而连六鳌。 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汤问》

奋不顾生

fèn bù gù shēng

奋:振作精神,鼓起干劲。指勇往直前,不顾个人安危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田弘正传》:“常思奋不顾生,以身殉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