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堤溃蚁孔

dī kuì yǐ kǒng

堤坝因蚂蚁洞而崩溃。比喻忽视小处会酿成大祸。 >> 堤溃蚁孔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陈宠《清盗源疏》:“臣闻轻者重之端,小者大之源,故堤溃蚁孔,气泄针芒,是以明者慎微,智者识几。”

飞土逐宍

fēi tǔ zhú ròu

宍:同“肉”,指禽兽。抛掷土丸以驱逐禽兽

成语出处

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阴谋外传》:“故歌曰:‘断竹续竹,飞土逐宍’之谓也。”

避让贤路

bì ràng xián lù

避让:辞职的谦词;贤路:贤才仕进路。辞官退隐,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万石张叔列传》:“愿归丞相侯印,乞骸骨归,避贤者路。”

羝羊触藩

dī yáng chù fān

羝羊:公羊;触:抵撞;藩:篱笆。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,进退不得。比喻进退两难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大壮》:“羝羊触藩,羸其角。”

非战之罪

fēi zhàn zhī zuì

罪:罪过。不是战争本身的过失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然今卒困于此,此天之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”

壁立千仞

bì lì qiān rèn

形容岩石高耸。

成语出处

晋·张载《剑阁铭》:“惟蜀之门,作固作镇,是日剑阁,壁立千仞。”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其山惟石,壁立千仞,临之目眩。”

低眉顺眼

dī méi shùn yǎn

低着眉头,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。形容驯良、顺从。

成语出处

晋 王隐《晋书》:“人或说之使仕,仲御勃然作色,谓之曰:‘我安然随俗低眉下意乎?’”

避其锐气,击其惰归

bì qí ruì qì,jī qí duò guī

其:他的;锐气:勇猛的气势;惰:松懈善于用兵之人,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,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。 >> 避其锐气,击其惰归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孙子·军争》:“故善用兵者,避其锐气,击其惰归,此治气者也。”

高山仰之

gāo shān yǎng zhī

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同“高山仰止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管子·九守》:“高山仰之,不可极也。”《鬼谷子·符言》:“高山仰之可极,深渊度之可测,神明之德术正静,其莫之极。”

高明远识

gāo míng yuǎn shí

高明:(见解或技能)高超。远识:远大的眼光。指见识高远。亦作“高明远见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钱世昭《钱氏私志·蔡鲁公》:“公高明远识,洞鉴古今,知国家之事,必至于斯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