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敌不可假

dí bù kě jiǎ

指不可宽容敌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春申君列传》:“臣闻之,敌不可假,时不可失。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。”

蜚瓦拔木

fēi wǎ bá mù

形容风力迅猛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袁文《瓮牖闲评》第三卷:“余乡常有飓风,但初来声势颇恶,与三州不异,人家即曰:‘报起矣!’有顷则亦蜚瓦拔木,无所不至。”

告朔饩羊

gù shuò xì yáng

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,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。后比喻照例应付,敷衍了事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贡欲去告朔之忾羊。”

毕雨箕风

bì yǔ jī fēng

原指民性如星,星好风雨,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。后为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。

成语出处

《书·洪范》:“庶民惟星,星有好风,星有好雨。”孔传:“箕星好风,毕星好雨,亦民所好。”

高风亮节

gāo fēng liàng jié

成语正音

节,不能读作“jiě”。

高风:高尚的品格;亮节:坚贞的节操。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。 >> 高风亮节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从话后集》卷一:“余谓渊明高风峻节,固已无愧于四皓,然犹仰慕之,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。”

滴水难消

dī shuǐ nán xiāo

指虽菲薄之物也不能受用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楔子:“兄弟!滴水难消。休道是兄弟将酒来,你则这般空来,也是你兄弟的情分。”

高飞远举

gāo fēi yuǎn jǔ

举:飞、去。飞得又高又远。比喻前程广大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刘向《说苑·八·尊贤·十三节》:“鸿鹄高飞远翔,其所恃者六翮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