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

bǐ shàng bù zú,bǐ xià yǒu yú

成语正音

余,不能读作“shē”。

赶不上前面的,却超过了后面的。这是满足现状,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。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。 >> 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赵岐《三辅决录》:“上比崔杜不足,下比罗赵有余。”晋·张华《鹪鹩赋》:“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”。

匪石匪席

fěi shí fěi xí

不是石,不是席。意为石可转而心不可转,席可卷而心不可卷。比喻意志坚定,永不变心。 >> 匪石匪席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:“我心匪石,不可转也;我心匪席,不可卷也。”

闭关却扫

bì guān què sǎo

却:停止;却扫:不再清扫车迹,意指谢客。关上大门,扫除车迹。指闭门谢客,不和外界往来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梁·江淹《恨赋》:“至乃敬通见抵,罢归田里,闭关却扫,塞门不仕。”

彼众我寡

bǐ zhòng wǒ guǎ

彼:对方。指对方军队势众,而我方力量单薄。 >> 彼众我寡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晋文公将与楚人战,召舅犯问之曰:‘吾将与楚人战,彼众我寡,为之奈何?’”

斐然成章

fěi rán chéng zhāng

成语正音

斐,不能读作“fèi”。

斐、章:文采。形容文章富有文采,很值得看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吾党之小子狂简,斐然成章,不知所以载之。”

比类从事

bǐ lèi cóng shì

比:比照。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它不在令者中,皆以此令比类从事。”

吠形吠声

fèi xíng fèi shēng

比喻跟在别人后面盲目附和。 >> 吠形吠声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贤难》:“谚云:‘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’。”

必争之地

bì zhēng zhī dì

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。 >> 必争之地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王悦传》:“白马要冲,是必争之地。今城守寡弱,易可图也。”

彼一时,此一时

bǐ yī shí,cǐ yī shí

成语正音

一,不能读作“yì”。

那是一个时候,现在又是一个时候。表示时间不同,情况有了变化。 >> 彼一时,此一时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彼一时,此一时也。五百年必有王者兴,其间必有名世者。”

吠非其主

fèi fēi qí zhǔ

吠:狗叫。狗朝着外人乱叫。旧比喻各为其主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:“跖之狗吠尧,非贵跖而贱尧也。狗固吠非其主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