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飞沙走石

fēi shā zǒu shí

成语正音

石,不能读作“dàn”。

沙土飞扬,石块滚动。形容风势狂暴。 >> 飞沙走石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凯传》:“苍梧、南海,岁有风瘴气之害,风则折木,飞沙转石,气则雾郁,飞鸟不经。”

甘心为伍

gān xīn wéi wǔ

甘心:情愿;伍:同列,同辈。心甘情愿与其同列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传》:“信出门笑曰:生乃与哙等为伍。”

等闲视之

děng xián shì zhī

等闲:寻常,一般。把它看成平常的事,不预重视。

成语出处
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95回:“此乃大任也,何为安闲乎?汝勿以等闲视之,失吾大事。”

本盛末荣

běn shèng mò róng

本:指树根;末;指树梢;荣:草木茂盛。树根发达,枝叶才能繁茂。指对待事物要看重根本

成语出处

汉·班固《泗水亭碑铭》:“源清流洁,本盛末荣。”

感慨杀身

gǎn kǎi shā shēn

感慨:因有感触而愤慨或慨叹;杀身:舍弃性命。因愤慨而舍弃生命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近思录·政事》:“感慨杀身者易,从容就义者难。”

非异人任

fēi yì rén rèn

异人:别人;任:承担。不是别人的责任。表示某事应由自己负责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襄公二年》:“楚君以郑故,亲集矢于其目,非异人任,寡人也。”

非昔是今

fēi xī shì jīn

昔:过去。今:现在。认为过去是错误的,现在是正确的。

成语出处

《宣和书谱·隶书叙论》:“秦并六国一统天下,欲愚黔首,自我作古,往往非昔是今。”

飞蛾赴火

fēi é fù huǒ

象蛾子扑火一样。比喻自找死路、自取灭亡。 >> 飞蛾赴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梁书·到溉传》:“如飞蛾之赴火,岂焚身之可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