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放龙入海

fàng lóng rù hǎi

比喻放走敌人,留下后患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1回:“此放龙入海,纵虎归山也,后欲治之,其可得乎?”

杯水粒粟

bēi shuǐ lì sù

一杯水,一粒粟。指极少量的饮食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洪迈《夷坚丙志·张拱遇仙》:“虽逾旬涉月,杯水粒粟无所须。喜饮酒,好作诗,行年六十,而颜色如壮者。”

放心解体

fàng xīn jiě tǐ

指人心离散、瓦解。

成语出处

《墨子·尚贤下》:“是故以赏不当贤,罚不当暴,其所赏者已无故矣,其所罚者亦无罪,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体。”“放”,一本作“攸”。

德尊望重

dé zūn wàng zhòng

犹言德高望重。

成语出处

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五回:“吾主以令尹德尊望重,故令某等献上良马,以备驱驰之用。”

敢不承命

gǎn bù chéng mìng

敢:反语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?

成语出处

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吾君子顺先典,贶某重礼,某不敢辞,敢不承命。”

杯中之物

bēi zhōng zhī wù

杯子中的东西,指酒。同“杯中物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五卷:“一生挣得一副好酒量,闷来时只是饮酒,尽醉方休,日常饭食,有一顿,没一顿,都不计较,单少不得杯中之物。”

德輶如羽

dé yóu rú yǔ

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难,而在于其志向有否。同“德輶如毛”。

成语出处

晋·张华《励志诗》之三:“仁道不遐,德輶如羽。求焉斯至,众鲜克举。”

感遇忘身

gǎn yù wàng shēn

感遇:感激恩遇;忘身:愿舍身相报。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,表示忠心的套话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庚亮传》:“且先帝谬顾,情同布衣,感今恩重命轻,遂感遇忘身。”

德輶如毛

dé yóu rú máo

德轻得象羽毛一样。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难,而在于其志向有否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·大雅·丞民》:“人亦有言:德輶如毛,民鲜克举之。我仪图之,维仲山甫举之,爱莫助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