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改换门闾
闾:里巷的门。改变门第出身,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。
成语出处
宋·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四六出:“一意要读诗书,一身望改换门闾。”元·高明《琵琶记》第四出:“[外怒介]畜生,我教你去赴选,也只是要改换门闾,光显祖宗,你却七推八阻,有许多说话。”
倒屣而迎
屣:鞋。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,争于迎客,将鞋穿倒。形容热情欢迎宾客。 >> 倒屣而迎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闻粲在门,倒屣迎之, 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粲传》
北门之管
用以喻军事要地或守御重任。 >> 北门之管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:‘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,若潜师以来,国可得也。’”杜预注:“管,钥也。”
番天覆地
番:通“翻”;覆:翻过来。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,也形容事情闹得很凶
成语出处
明·无名氏《精忠记·胜敌》:“快送二圣皇帝出来,万事全休,不然交你番天覆地,社稷荡为丘墟,生灵涂作魑魅。”
改名易姓
改换原来的姓名。多指为了隐瞒原来的身分。同“改名换姓”。
成语出处
明·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卷十三:“其后往往私创庵院,滥将无籍之徒收充,亦有逃军囚匠改名易姓,削发顶冠,人莫之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