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改行为善

gǎi xíng wéi shàn

改变不良行为,诚心向善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荀悦《汉纪·文帝纪下》:“天子悲怜其意,遂下令曰:‘夫训导不纯,而愚民陷焉。或欲改行为善,其道无由也。’”

改过作新

gǎi guò zuò xīn

指毫无保留地改正过错。同“改过自新”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会赦更新》:“陀满兴福,父母妻儿都杀戮,逃命潜奔,哨聚山林暂隐身,心阑意卸,天幸遭逢颁大赦,改过作新,作个清平无事人。”

道路侧目

dào lù cè mù

侧目:侧目而视。在路上相遇,不敢交谈,以目示意。形容政治黑暗暴虐

成语出处

《元史·阿鲁诨萨理传》:“所在囹圄皆满,道路侧目,无敢言者。”

改行迁善

gǎi xíng qiān shàn

改变不良行为,诚心向善。同“改行为善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张巡传》:“巡下车,以法诛之,赦余党,莫不改行迁善。”

反阴复阴

fǎn yīn fù yīn

迷信说法,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推算祸福和婚姻成败。指象征婚姻难成

成语出处

元·关汉卿《调风月》第四折:“今年见吊客临,丧门聚,反阴复阴,半载其余。”

反行两登

fǎn xíng liǎng dēng

行:做,行事;登:通“得”,取得,获得。从反面着手行事收到正反两面的效果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卫·商鞅《商君书·徕民》:“此其损敌也,与战胜同实;而秦得之以为粟,此反行两登之计也。”

反首拔舍

fǎn shǒu bá shě

反首:头发散乱下垂;拔舍:拔去杂草,就地宿营。形容军队战败后的狼狈状况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秦获晋侯以归。晋大夫反首拔舍从之。”

反吟复吟

fǎn yín fù yín

迷信说法,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推算祸福和婚姻成败。指象征婚姻难成

成语出处

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四折:“功名上早则不遂心,婚姻上更反吟复吟。”

反经合权

fǎn jīng hé quán

反经:不循常规;权:权宜的办法。为顺应形势,违反常规,采取权宜变通的做法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诸吕为从,谋弱京师,而勃反经合于权。”